当前位置:
德育与语文
德育与语文
金丹
在语文学习中,学生每接触一篇课文,必然或多或少,或正确或错误,或有意无意地受到一定的思想影响,但这种自然而然的影响和我们自觉地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教育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有计划地进行德育渗透。因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不同,他们的经验、认识也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对学生进行的德育渗透也只有经过教师的讲解、点拨才能使学生与课文内容产生共鸣、产生与作者相同的体验和感受。在本册的语文教材中,很多篇章,或真实生动地展现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或热情沤歌我们民族的精神,或精彩地描绘美丽多娇的祖国山河,或深刻阐述生命意义……因此,我在本册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语文教材优势,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让德育与语文学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得到了思想品德熏陶。下面就本学期的德育渗透作如下总结:
一、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本册教材中有关爱国主义的内容,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三个方面:(1)反映祖国山河壮丽、景色秀美奇特的。《海上日出》《记金华的双龙洞》等。(2)反映祖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如《文言文二则》、古诗等。(3)反映中华民族士不可侮、奋勇抗击外来侵略的。如《小英雄雨来》《黄继光》等。这一篇篇教材,反映伟大祖国美的景、美的人、美的事,构成一个有机的爱国主义教育的整体。这样从整体出发,处理每一篇具体课文,体现教材之间相互补充、反复加深的内在联系,就可在儿童眼前展现一幅伟大祖国的疆域图。从这一篇到那一篇,都以“伟大祖国可爱”的观点,贯穿其中。学习先烈的伟大品质、现代科技的伟大进步,认识到正是这些人撑起了中华民族的压不垮的脊梁,书写了深情厚重的中华历史。
二、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短诗三首收录了冰心的三首小诗,其中两首小诗表达了对母亲的依恋和赞美,课后练习还补充了冰心的《纸船》和一篇散文《红莲》,在最后,冰心呼唤到,“母亲呵!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而我的学生们,独生子女,集万般宠爱集于身,从小已习惯了接受得来毫不费力的爱。父母的艰苦付出,他们视为应该,心安理得,很少去体会父母的辛劳,很难有感恩之心。于是我把教学重点确定为感恩教育。首先,我满含深情地朗读文章,安静的教室里,同学把头埋得很低很低,而后谈起了我饱经沧桑的父亲,曾经为了给我买一个光盘CD机,放弃了难得的周末休息时间,跑遍了整个上海南京路,教室里鸦雀无声,显然同学们与我产生了共鸣。之后我欣慰地发现:孩子们开始反思自己的言行。
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传递的殿堂,更是人性培育的圣殿。我们应该让教学活动成为学生对高尚道德生活与丰富人生的体验过程,让知识增长的同时也让同学们树立健康高尚的品行。其实德育渗透的形式、途径多种多样,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立足于与文学课教学,积极探索,积极参与教改,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优势,挖掘语文教材的德育因素,在教学中认真、积极地进行德育渗透,使之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将更多的学生培养成品学兼优的、具有健康人格的社会小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