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春无声 爱无限温暖心间
无锡市东林小学 杨昂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教育是植根于爱的”,他一针见血地道明了“爱心教育”是每一位教育职工的必修课程。学生是祖国的一株株小幼苗,他们的心灵是纯洁、无瑕、敏感而又脆弱的,必须小心善意地呵护。而只有用爱心施肥,用真情灌溉,小幼苗们才能充分吸收健康的养料,自由呼吸醇真的空气,从而茁壮成长为一颗颗繁茂的参天大树。
案例一:
一天清晨第一节课,我发现有一个男孩脸蛋红红的,就问他是否不舒服。他告诉我感冒了。我本想用手摸一下他的头看他是否发烧,但我觉得自己手太凉,于是就很自然地弯下腰用头贴了一下他的额头。这本是一个很平常的动作,却引起了一个很不寻常的结果。下午,我还没进教室,就一个男孩走过来,说自己感冒了,有点发烧,叫我摸摸。我想,还没有上课,不如领孩子到校医室看看。可是孩子就是不肯去,还忍不住掉下了眼泪。我以为孩子病得很厉害,难受得承受不了……特别着急。可校医又说孩子没病。我有些生气,责怪孩子不该说谎骗人,但我后来才知道,这孩子清晨发现我用头贴了一个小男孩,他只是想叫我用同样的方式贴他一下。因为他的爸爸妈妈离婚好多年了,他和奶奶过,他想得到像妈妈一样的关爱。一次做作业,他做得很好,我就很自然地亲了他一下,这迟到的爱让孩子激动得热泪盈眶。
【反思】爱心教育是真诚的关怀、忘我的付出和无私的奉献。教育工作者应把母爱和师爱良好结合,把父母般至真的爱融入孩子们的内心深处,用真实、真诚、真情打开孩子们的心扉,这样才会使他们对自己的老师消除排斥感和畏惧感,产生亲近、信赖和敬爱的情感。
案例二:
小丰是一个文静内向的孩子。一开学,我发现他上课闷声不响,下课后郁郁寡欢,学习上也是兴趣缺缺,和平常聪明伶俐的模样简直是判若两人,但他又竭力表现没事的模样。问他什么原因,他总是朝你笑一笑。悄悄一打听,原来他的父母刚刚离异,妈妈不时来接孩子去外婆家,而爷爷奶奶却又不让。为此,两家人常闹矛盾。
不久,他的家长分别和我交流,所言皆是对方的不是,影响了孩子,希望老师能和对方联系。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何况我一个外人,我无法也不可能断定谁是谁非。因此,我只是希望他们能为了孩子各退一步,相互沟通,避免争吵,毕竟伤害最大的还是孩子。
而对于退步的学生小丰,大部分老师都会把情况和学生谈清楚,希望孩子能以学习为重,不要让家长的矛盾影响到自己,平时也会嘘寒问暖,表示老师对孩子的关爱。我也曾经这样设想过,但转念又想:孩子的心是敏感的,也是脆弱的,家长的离异毕竟已经在孩子心中留下阴影。而且若换了是我自己,我也不希望这件事让学校老师同学都知道。
因此,当小丰出现在我面前的时候,我并没有去谈这些家务事,只是就事论事,轻描淡写地谈了他最近的表现,希望他能及时调整状态,恢复正常。平时,我也和平常一样对待他,开开玩笑、聊聊趣事,只是在更多地在偷偷观察他的表现。或许是他懂得了老师的用心,也或许他在父母的事件中长大了,在两周以后,他学习进步了,性情也开朗了。
【反思】爱心教育是无限的理解与宽容,永恒的信任与肯定。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对待学生的缺点和错误,教师们要戒急戒躁,以语重心长的态度循循善诱地给学生讲道理,循序渐进地向学生提要求,让学生在宁和的气氛中认识到自己的差错和不足之处并积极改正和改进。同时对待学生的优点和长处,也要给予充分的认可和褒扬,让他们的潜力在和谐有益的环境中得到充分的发展和发挥。
案例三:
那是个春日融融的午后,又到了评选我班每周古诗领读员的时间。同学们提名的候选人不是做过了,就是条件不符合被一一否决了。这时陈想——一个小女生瑟瑟地举起手,用她那特有的只有自己听得到的声音轻轻地说:“老师我想说个人,XX”
“谁——?”
“田——X”她的声音更低了。
但是我听清了这个名字,班里小朋友也听到了这个名字。“是——他?切——”随即出现了这样的声音。
“干什么?”我假装生气地维持着班级的纪律,心里却升腾起几分好奇,怎么会是他呢?我班的调皮大王,任何老师上一节课就能认识的,说话滋舌,吐字不清还略有些结巴,平时上课老是趴着,下课到处乱跑,提问爱理不理,写字东倒西歪……。这样一个“问题学生”,我也正想找个机会和途径,帮他改改身上的一些坏习惯呢。好奇心驱使我走近陈想,“说说你选他的理由,好吗?”
“他声音响亮,每次背古诗,我的耳朵里都只听到他的声音。”
“是吗?”我笑着转向她的同桌——被提名者。
“恩。”第一次看到那男孩这么自信地点头。
“好,”我心里掠过一阵欣喜,心里感到有一条通道正在我们两人之间铺开,“本周古诗领读员就是他了!希望大家好好配合他!”
他愣了一下,随即眼睛亮了起来。
从此,语文课前我就能看到他总是先把《优美诗文诵读》翻好,放在语文书上,作好准备。下课也很少离开座位了,即使上厕所也是来去匆匆,大概是为了在铃声响起的第一时间开始领读吧?为此我悄悄送他一个书签,方便他工作。于是我又常常看见他对着书签抚摸又抚摸,翻看又翻看……一个顽皮的小家伙就这样出现了转机。
“每个学生都是一幅生动的画卷,或浓烈、或淡雅、或含蓄、或直白,缺少的只是懂得欣赏的眼神。”这是我在那天写下的一句教育感悟,也是我在春天里最美的收获。
【反思】爱心教育是给予人格的尊重和充分的赏识。作为一名合格而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对待自己的学生要一视同仁,要接纳每一个孩子的独特性,要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有着一定的潜能和明耀的闪光点,不存在优生和差生的区分,不存在聪明和愚蠢的说法。特别是对待一些开窍较晚的学生,作为老师应该持之以恒,耐心引导和帮助他们,帮助孩子们扬长避短,从而克服自卑、怯懦的心理,树立自尊心和自信心。
教育是一项神圣而伟大的事业,而爱是教育的源泉,是教育的指明灯。一份亲切的关爱,一份信任的挚爱,一份仁慈的母爱就像一注又一注的急流,将教育事业不断的推向一次又一次的高潮。老师的“爱”应该像和风,“吹面不寒”;应该像喜雨,“润物细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