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雏鹰队之陶艺行
东林小学三(7)班雏鹰小队
雏鹰假日活动小队是由郑博元、周炳呈、朱颜曦、王梓潼、陈伊嘉慧组成,4月15日,我们开展了第一次假日活动,体验陶艺制作的魅力。
来到陶艺工作室,我们围坐在陶艺拉坯的工作台旁,这是一张会转动圆形台子,陶艺老师向我们介绍了有关陶艺的知识,陶艺的成品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陶瓷,陶瓷是中国的瑰宝,在英语中“陶瓷”和“中国”是一样的。在陶瓷的制作过程中,拉坯是非常重要的一步,而这也是我们今天要体验一把的工艺。所谓拉坯:就是把泥土放在身前这个会转的机器上,根据不同的拉制方法,轻轻拉就可以做出各种不同形状的杯子、碗、花瓶......
首先,老师给我们做了示范。只见老师抓起一块瓷泥放在机器上,打开开关,机器就慢慢地转了起来。老师把手往中心点一按就出现一个小孔,随着机器的转动,孔越来越大。这时,老师的双手轻轻往上捧着,瓷泥就像受了控制一般,越涨越高,最终成了一个像模像样的碗。
终于轮到我上阵了。做什么好呢?进过一番思虑,我决定做一只花瓶。用我亲手做的花瓶插上鲜花一定很美吧!我美美的想着,挑了一块最大最白的瓷泥,放在机器上,接着把手浸湿就开工了。脚轻轻踩下踏板,机器转了起来,我学着老师的样子,空着手心扶着瓷泥团。 瓷泥是细腻的,就像牛奶那般柔滑;瓷泥是光滑的,就像丝柔的质地;瓷泥又是柔软的,一按就会出现一个小孔。我把大拇指放在瓷泥的中央,很快我的手指开始下沉,伴随着瓷泥舒适的手感,出现了一个越来越大的孔。在老师的指点下,我把双手合拢往上轻轻一提,泥就如着了魔一般,涨了上来。这瓷泥就像海水越涨越高,越涨越高。该收了!我的手换了个方向,掐住瓶口,按照老师的方法一点点往上提,瓶颈渐渐变小了,最后在让一个扁扁的瓶口成型。一个还算像样的瓶子总算完工了,虽然不如外面商店里卖的那样精致,但却是我亲手制作的瓷器作品,很值得珍藏。再看看身边小伙伴们的作品,周炳呈做的是个可爱的茶杯,朱颜曦和陈伊嘉慧做的是漂亮的陶罐,王梓潼做了个有着木耳花边的花瓶,我们举着一双双的“泥手”,互相欣赏工作台上的作品,都开心的笑了。
最后,老师帮我们用剩下的陶泥,让我们选择各自中意的卡通人物造型,做成了一只只可爱的装饰品,轻轻地贴在了我们的半成品上。
老师说,今天拉好的瓷坯还要经过放置半干、修坯、放置全干、素烧、上釉、正烧(1300度),才能制成成品,所以我的作品还要等上一段时间才能拿回去,好期待我的作品的下一个步序,好期待成品的完成啊!
同学们,你们觉得做陶艺有趣吗?我非常喜欢做陶艺,因为这不仅能锻炼我们的动手能力,还能磨练我们的耐心和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