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关爱鼓励,灌注自信
关爱鼓励,灌注自信
无锡市东林小学 朱燕
当今世界,离婚率升高已成为一个普遍的现象,我国也不例外。离异家庭的孩子身心发展因抚养人的不同而产生差异。由父亲抚养者,因为父亲忙于事业工作,生活往往简单化,使孩子得不到应有的关心和照顾。由母亲抚养者,虽然可以在生活上得到细腻的照顾,但是缺少父亲的影响,心理上总不免产生缺陷。由祖父母抚养者,因祖辈们年老体弱和文化观念上的局限性,孩子得不到智力上的引导和个性上的发展。凡此种种,都给孩子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他们的心理、性格、行为等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一些异常。自由散慢、进取心差,这在正常家庭的孩子身上虽然也时有表现,但是在父母离异的孩子中表现得更加明显。他们由于缺乏家庭的温暖,缺乏父母的“严爱”,缺乏双亲的言传身教,往往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组织纪律性较差,学习成绩不稳定,对集体活动漠不关心,常常一人独自行事。
新接班进行第一次上门家访时,我就了解到班上的M同学父母离异,他跟着父亲生活,是个很调皮的男孩。我坐在客厅里跟他的爸爸交流时,M一直在旁边的沙发上跳过来跳过去,皮个不停,爸爸口头提醒他根本没用,非常无奈,连连跟我说抱歉。在班级里,平时他在学习纪律上一向不自觉,很喜欢讲话,自己跟自己也会没话找话说;上课时总是随便插嘴,有时对老师在上课引用的事例更感兴趣,常常借题发挥,和同学讲得滔滔不绝,严重影响老师上课。我多次利用他到卫生保管区打扫卫生的时候找他谈心,希望他改掉这个坏习惯,但由于这是他长期养成的习惯,所以谈话的效果不佳。
有一次我上课时,他的老毛病又犯了,没话找话说,又和离他座位较远的一个男同学聊天,我多次用眼神或语言提醒他们两个,但他们不听,依然我行我素。这简直把我气晕了,我很大声地批评了他们。后来虽然正常上课了,但是等我平静下来仔细想想,其实我当时的语气可能太重了,当着这么多同学批评他,他很有可能会产生逆反心理。
于是,我不断翻阅有关班主任工作方面的报刊书籍,得知这类学生其实属于严重缺乏自信,他们想以这种“另类”的方式获取老师的关注。我通过网络了解到对这类学生的教育策略:一要有热情,用积极向上的教育力量、诚挚的师爱去感化他们;二要有韧性,要有长期教育的思想准备;三要有教育机智,要从他们的潜力中找出最佳教育的突破口,抓住时机,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使之品学都得到提高。所以我尝试着通过以下的措施对他进行有效的教育。
一.用积极向上的“言谈”鼓励,灌注自信
记得有谁说过,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我说学生拥有自信便已经拥有了成功的秘诀。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是否恰当是学生情绪的晴雨表。如果学生的做法能得到老师及时而中肯的评价,学生就会感到自己会被欣赏,就会愉快积极,从而增强自信心。反之,就会情绪低落,被动,缺乏自信心。为了增强学生的自信,我们就要对学生多肯定,少批评,多表扬,少讽刺。尽量寻找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多找孩子身上的优点。让他们感到老师对他们的关爱。班里的M原本是个开朗的孩子,喜欢跟人聊天,喜欢参与集体活动。另外,从我的细心观察所得,M还是个极易满足的人,比如一次小小的表扬,他会开心良久,一次开心的活动,他会反复回味。于是,我抓住每一次可以表扬他的机会:一次认真的值日,一次作业书写的工整……都成了表扬他的契机,这种最能提高学生自信心的方法,我当然不会错过。语言,是滋润人心最直接的渠道,M从我这里一次次获得了感官上的话语表扬,他的精神需求也一次次得到了满足。几个星期下来,M上课随意讲话的情况稍有好转。
二.用润物无声的“文字”交流,给予勇气
如果说语言是滋润人心最直接的渠道,那么文字就是滋润人心最有效的“魔杖”。在他越来越充满自信之时,我利用这“魔杖”,让他勇敢地面对自己的不足,给他进步的勇气和力量。日记、作业都是我“施法”之地,在他工整地做完作业时,我会给他写上几句真心的赞扬,在他只写一两行字的日记上,我则婉转地指出他的待改之处。我还不时地给他一张“便利贴”,有时会写上几句勉励的话,有时会告诉他这段时间哪些方面他还有进步的空间,有时则什么也不写,就画个红红的心,代表我对他的关怀,让他贴在书上,目的是让他发现自己的闪光点,也给他直面自己缺点的勇气。我还要求他给我“回信”,实在没什么要跟我说,画画也行,旨在增加我们之间的交流,令他对我更信任,这样我对他的教育才能立竿见影。在一次次考试中,只要他考出的分数较前一次有进步,我都在班上大力地表扬。一段时间过后,“魔法”渐见成效,对于简单的作业,他基本能认真完成,这让我看到了越来越耀眼的希望之光不断闪烁。
三.不定期与家长沟通,及时联系
孩子的健康成长不仅需要学校老师的关注,家长的配合也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我会不定期进行电话沟通、QQ信息沟通,主动告诉家长,孩子近期的在校表现,同时了解孩子在家里的思想和学习情况等,以便于及时调整学校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赞美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没有阳光,我们就不能生活。”以鼓励代替批评,以赞美来启迪学生潜在的动力,自觉地克服缺点,弥补不足,会使学生怀着一种积极的心态,创造出一种和谐的气氛,赞美就像荒漠中的甘泉一样让人心灵滋润。著名的“罗森培尔效应”的实践,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教师只有表现自己对学生的赏识才能使学生信心倍增。
学生的个体是有差异的,扬长避短,发展特长,使每个学生都能和谐发展,是我们的教育目的。面对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去求全责备,而是时时鼓励,会取得更佳的效果。在转化M的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老师的耐心、恒心与爱心对学生的重要性。面对这些的学生,我们要把爱,化作一声声呼唤,唤醒他们心中的真与善、自觉与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