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默契报数,报出凝聚力-周芸婷
默契报数,报出凝聚力
无锡市东林小学 周芸婷
刚接班的时候,我就告诉孩子们:世界那么大,唯独我们47个人能坐在一起,这是缘分;六年那么长,我们47个人能不能顺顺利利、开开心心地走下去,争夺属于我们的荣誉,创造属于我们的奇迹,靠的,就是班级凝聚力了。只要大家齐心协力,没有什么困难克服不了!
当然,这只是我的美好愿望。毕竟我面对的这一群孩子,从小就是被当成“小太阳”,众星环绕,自我意识比较强,事事先为自己着想,很少顾及他人感受。这从平时的小组合作常常就起有纠纷中就能看出。所以班级凝聚力,还是需要好好培养的!
可是作为班主任,我也知道道理也不能多唠叨。十、十一岁的年纪,也正开始对很多事情形成自己的想法,讲起道理来一套一套,比大人还能侃。于是,我还是选择了设置体验情景,在“默契报数”的游戏体验中,培养孩子的团队意识,培养班级凝聚力。
默契报数的游戏规则如下:班级同学平均分为四组,按照座位,依次轮流报数。如第一个同学报:1,第二个同学就要紧接着报:2,直到全组同学全部报完为止,计算时间。报完一圈耗时最短的小组获胜。如果有同学没接上,或者报错数,都得重头开始,但时间必须累计,直到顺利报完一圈为止。
听完规则以后,孩子们都觉得很简单:“我们组肯定赢!”、“这还不容易,太小看我们了!”
我微微一笑,二话不说,第一轮比赛,开始!
第一组的第一位:小马同学很是机灵,非常迅速且清晰地大喊:1!后面的小王不甘示弱,紧跟着喊:2!当全班目标汇聚到本该接着喊“3”的小钱同学身上时,发现他傻傻地看着大家,好家伙!完全不在状态啊。在小组同学着急的提醒中,小钱终于知道自己要报3了,可惜,耽误的时间过长。我告诉他们,这一轮,得重新开始。第一组陷入了对小钱的一番轮流责备中,耽误了好久,才有同学提醒:“老师还在计时呢,快开始,快开始!”打头阵的小马这才恍然大悟,重新报出了:1,但这一次的声音中,充满了沮丧。
当我在黑板上写上第一组的成绩:3分20秒时,伴随想起的是第一组的哀叹和其他三组幸灾乐祸的笑。我没有做任何点评,继续接下来的比赛。
除了第四组有个孩子因为太紧张,把本该报的“4”报成“5”耽误了些时间以外,二、三组都顺利地完成任务。最后,第三组以13秒的成绩获胜。除了第三组的同学笑成朵朵花,其他孩子脸上写满了气鼓鼓的不甘心。
我有意让孩子们自己思考与总结一些事情,于是在下一轮比赛开始前,留出五分钟,给孩子们自由讨论。在这5分钟时间内,每个组都在为要取得更好的成绩而努力,不过区别在于,第二组是想着提高每个人速度的方法,而第四组组是责怪一些速度慢的人。我想,这5分钟,足够能预测接下来的比赛了。
果然,第二轮比赛,第二组的同学以11秒的成绩获胜。当我告诉孩子:在比赛前,老师已经能猜到成绩的时候,同学们都很疑惑。于是,我请第二组的同学分享,之前的五分钟讨论内容。听着听着,大部分同学露出了恍然大悟的表情,我想,聪明的他们已经发现问题了。
第三轮比赛,我对大家提出了四组都要争取在10秒内报完数字的挑战,并且依旧安排了讨论时间。
这一次,我很欣慰地看到,更多人投入到对如何提高速度的讨论中,每个人都出谋划策,互相提醒,这时的教室里,没有责备,没有争锋相对,也没有漠不关心,有的是互动,有的是节奏一致的心跳。
要所有组都跨入10秒的过程并不容易,第一组反复遭遇失败,甚至有同学很沮丧地想退出。这时,其他组的同学坐不住了,七嘴八舌给他们出着主意,并且替第一组发出请求:“老师,让他们再试一次吧!”、“老师,他们一定可以的!”。孩子们的互助让我感动,我也不断鼓励着第一组。当第一组终于报出8秒的好成绩时,全班同学都忍不住为他们欢呼起来!
在游戏结束的分享环节中,孩子们一一表达了内心的感受:“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真的很重要”、“不要去责备做得不好的同学,应该帮助他们,教他们。”……这些话是老师和家长常常说的,但是真正从孩子口中说出,还是让人很震撼。这,就是体验活动的魅力。
从此,我将默契报数成为班级里的常规活动,从小组报数,到男女生报数,到全班报数,不同的游戏规则带来不同的体验,但是在一次次共同完成挑战的过程中,班级的凝聚力渐渐形成。越是面对需要团体共同协作的项目,大家越是投入。
这两年来,我们中队在运动会、拔河比赛、朗诵比赛中都获得了优异的成绩,更被评为“无锡市优秀班集体”。一份份荣誉凝结着每一个人的努力,作为班主任,我也为孩子们感到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