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一年级家长会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学生家长:
你们好!感谢大家能抽出时间来参加家长会。我们今天坐在一起,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沟通与交流,让孩子快速适应小学生活,培养好习惯,为孩子取得学习与生活上的各种进步奠基。主题就是——好习惯从小事做起。
从家长的角度来讲,先从育儿原则说起:
一、对孩子的教育,关键要做到三个“三”:
第一,要承担起示范者、教育者、提供者三种角色。
父母是孩子的示范者。在朝夕相处的家庭生活中,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所以,要当好示范者的角色,父母必须不断加强自我修养,在教育孩子的同时,实施自我教育。
第二,要给孩子三种爱——无私的爱、科学的爱、推出的爱。
其中推出的爱,就是要培养孩子的独立、自立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开学来,收费,交回执事情不断,有的孩子很独立,能按老师、家长的要求安排好自己的事务,而有的孩子则什么都不知道,家长包办了一切,弄得交个东西三番两次,老师还要不停地打电话、发短信联系家长,浪费了老师、家长的许多时间和精力。我建议:要交给孩子做自己的事,不管是劳动,还是解决问题,处理问题,都要让他自己亲力亲为,锻炼他的办事能力,同时培养他的责任心。
第三,对孩子的教育要做到三个开放:向课外开放、向自然开放、向社会开放,让孩子“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与万人谈”。
二、成功来自专注力
开学三个星期,我看到了班内学生学习、做事的专注力不够的表现,如上课开小差、管理饭盒的摆放三心二意、写字时东张西望、自修课不会静心看书等等。一个学生课业成绩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在课堂上是否能够很专注地听讲。我看过一项资料统计,天才和弱智在人群中不到1%,99%的人的智商都是差不多的。之所以一百个孩子里,真正学习好的孩子就那么几个,更大程度上缘于他们上课时专注力的区别。
一个人的专注力不是天生具备的,是需要从小一点一滴训练养成的。怎样培养呢?
首先我们从孩子喜欢的事情入手。
也许有的孩子喜欢拼插玩具,会把最微小的零部件,用最大的耐心,在他可能坚持的最长的时间里,很专注地拼好。这个过程有时是半个小时,有时是一个小时,完全靠他个人的兴趣,以及由此产生的耐心和毅力。这个时候,大人应不打搅他为宜,创造一个安静的环境,抓住和利用这一培养他专注力的时机,让他专心致志地完成这个过程。
其次,让孩子专注地倾听。
我发现上课容易开小差、讲话,没耐心听讲,坐不端正的孩子,你和他说话时他基本不能一次就能听懂你的话,而要反复两三遍才能揣摩你的意图。说明这样的孩子其实不会听。怎么训练?每次让孩子听你说话时眼睛看好你,明白你的具体要求,按照你的要求去完成事情,并和他的交流中渗透进一种思想“听,也是一种学习。”
孩子专注力的培养,不是一天两天养成的。有一种说法,一个习惯的养成,需要有二十一次重复,因此,坚持最重要。
一般来说,智力正常的孩子,只要在课堂上能够很专注地听讲,成绩好就是一种水到渠成的自然结果。小学的一节课,就学几个字母或一页书,对于一个智力正常的孩子来说,接受和消化不会存在难度,只是专注力是否足够的问题。
三、读书就是一种好习惯。
这种习惯在人的一生中越早养成越好。而习惯不是被告知的,不是父母、老师说“你得多读书”,然后就有好效果的。如果孩子在家庭和学校中不能强化读书这个行为,不能在日常生活的重复中,养成习惯,他们是不会突然在某一天,奇迹般地喜欢起读书来的。
开学来,我最头疼的就是学生不会自己阅读,一天中有需要孩子自由支配的时间,如早晨到校可以阅读;如自修课老师在帮孩子拼音过关,学生就可以阅读;如老师在帮孩子订正作业,学生也可以阅读。可现实是,大部分学生不会安静阅读,要么手拿着书和别人讲话,要么干脆坐在那里无事可做。
一个孩子是否有良好的阅读习惯,从小需要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学校要求:每天阅读20-30分钟,那么就从每天做起,安排一个亲子阅读时间。注意阅读时不出声,读后可以交流感受,渐渐让孩子爱上阅读,学会阅读。期望通过坚持的训练,能让我们班里的自修时间中多一点会安静阅读的孩子。
四、家校教育要一致。
我们知道只有要求一致,才能到达目标地,因此,请家长配合老师的工作,不管是说话、做事都应该和老师保持一致,让孩子有章可循。有问题及时与老师沟通,而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怀疑、猜测的态度,让孩子感觉模棱两可。
从孩子的角度来讲,好习惯从小事做起:
一、学习用品
1、铅笔:HB、5-6支。
2、橡皮擦:不要太花俏的,简单点,能擦干净就行
3、尺子的选择:直尺(一端有波纹线的)
4、铅笔盒:简单实用
5、本子:准备一本拼音本作为自备本。
6、每天带两块垫板
7、日用品:一个水壶或水杯、夹子、抹布、毛巾。
二、学习习惯的培养
1、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2、关掉电视,打开书本。
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一是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
二是书包里的书本文具要让孩子自己收拾。
三是教会他们看课程表 。
四、行为习惯的养成:
1、不丢三落四。
3、有时间观念。
4、培养静心做事的习惯。
学校十大好习惯:
一声问候
两个轻声(走路、说话)
三处整齐(书包、课桌、文具盒)
四项自觉(早读、午餐、午休、劳动)
学校的一些规定:
(1)每周一参加升旗仪式,穿校服。
每周二到周五可以8点到校(早饭要吃好)
(2)每周二下午提前到3点30分放学。
(3)每周三检查孩子的手指甲。
(4)每周五有俱乐部活动,请孩子根据自己所报的俱乐部带好相关材料。
从语文老师的角度,谈谈语文学习:
(1)读写姿势:一尺、一拳、 一寸 (握笔姿势、双脚放平)
(2)听说读写
听:专注、听清内容、弄懂意思
说:态度大方、声音响亮、口齿清楚、 意思明白。
读:每天大声朗读课文和讲义,读儿歌,背古诗。
写:下笔即练字,每天坚持练字,练习听写。
(3)培养孩子抓紧时间,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坚持自己记载家庭作业,不依赖家校通;做完一项勾掉一项。)
(4)养成每天阅读的习惯。
拼音要求:
(1)多听磁带,每天按要求读课文、拼音卷。
(2)声母表、韵母表、整体认读音节表熟练背诵、默写。
(3)会根据图案、物体写出音节。
(4)会用拼音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
(5)拼音读法:拼读(带调读)、直呼
(6)测试:口试(1分钟30个音节词左右)、笔试
识字要求:
(1)四会字:会读、会写、会默、会用
(2)二会字:会读、理解。
(3)按笔顺写字。
朗读、背诵课文的要求:篇篇背诵。
背诵《新课标必背的75首古诗》。
预习要求: 把课文读通顺、流利,借助拼音认识生字(包括四会字、二会字),读笔顺图,口头扩词。
复习要求:背诵课文,默写四会字
必读书目:1、《新编儿歌365》(儿歌做到熟读成诵) 2、《语文同步拓展阅读》
推荐家长读的书:《朗读手册——大声为孩子朗读》、《和儿子一起成长》、《好妈妈胜过好老师》